近期,土地市场呈现出回暖态势。7月29日,杭州土拍共出让三宗涉宅用地,其中拱墅区石桥单元地块以28.13%的溢价率成交。此前,上海一核心地块拍出20万元/平方米的楼面价,刷新全国单价地王纪录。这些现象引发市场对房地产行业走势的关注,土地市场回暖是否意味着房地产行业即将迎来春天?
土地作为房地产开发的核心要素,其市场动态与房地产市场紧密相连。土地市场的活跃度直接反映开发商对房地产市场的预期。当开发商积极参与土地竞拍且愿意承受较高溢价时,通常表明其对未来楼市销售持乐观态度,预期房价存在上涨空间或市场需求将保持稳定。
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300城住宅用地出让金同比增长27.5%,平均溢价率为10.2%,土地市场热度显现。其中,一线及二线城市表现突出,出让金同比增幅均超40%。具体来看,杭州住宅用地平均溢价率达35.5%,上海、成都平均溢价率均超20%。中指研究院报告指出,2025年上半年,头部房企投资策略趋于一致,拿地进一步聚焦核心城市,叠加核心城市优质地块供应力度加大,北上深、杭州、成都多宗地块竞拍出高溢价。
核心城市土地市场的升温,与房地产市场需求结构变化相呼应。核心城市凭借资源集聚、经济活力强、人口吸引力大等优势,住房需求较为坚挺,改善性需求逐渐成为市场主流。开发商基于此趋势,加大在核心城市优质地块的争夺力度,以满足未来改善型住房的开发需求。
从产业链传导来看,土地市场回暖通过成本和预期两条路径影响房地产市场。土地成本是房地产开发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价上涨会推高房价预期。开发商以高价竞得土地后,为保障合理利润,未来楼盘定价会考虑土地成本因素。同时,土地市场的火热会影响消费者和投资者预期,可能促使消费者加快购房节奏,投资者增加房地产投资,进而拉动市场购房需求,对房价形成上涨推力。58安居客研究院报告显示,“土地市场修复对新房市场的传导效应,将影响楼市供需与价格,推动行业向‘高质量投资、精细化运营’转型。”
财务稳健型房企补仓力度加大。过去几年,房地产行业经历深度调整,不少房企为应对风险收缩拿地。经过调整,财务状况良好、经营稳健的房企土地储备相对不足。随着“认房不认贷”、城中村改造房票安置等政策落地,核心城市住房需求进一步释放,改善性需求成为主流。此类房企为避免未来房源短缺,积极在核心城市拿地,争夺优质地块。
房企投资逻辑从“拼规模”转向“拼品质”。当前市场竞争加剧,购房者对住房品质要求提高。为提升项目去化率、保障现金流,房企不再盲目追求土地规模,而是注重地块质量。高溢价率成交的宅地多位于核心区,具有体量小、总价低、容积率低的特点,此类地块开发的项目更易控制成本和风险,也能满足改善型购房者对居住品质的需求。克而瑞研究中心报告指出,2025年以来,以建设“好房子”为目标的一系列政策显著提升了住宅产品的实得率、空间尺度与居住舒适度,驱动着住宅产品的全方位升级换代,“品质竞争”已是行业格局重塑的关键力量。
拿地主体方面,央企、国企仍占主导。中指院数据显示,当前拿地金额排名前十的企业中,有8家为央国企(含混合所有制企业)。这得益于央国企在资金实力、融资渠道、信用评级等方面的优势,使其能在激烈的土地竞拍中占据优势。同时,部分优质民企也保持一定投资力度,如滨江集团跻身拿地金额前十,显示出经营状况良好、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民企在市场回暖过程中开始重新布局。2025年上半年(截至6月25日),22城累计拿地金额中,民营企业占比21%,较2024年全年提升4个百分点,融资端改善正逐步向拿地端传导,民企活力有所回升。
房价方面,短期内核心城市优质地块的高溢价成交可能推升房价预期。以深圳为例,6月19日出让的龙华区民治街道宅地,经多轮竞价后溢价率达46.6%。测算显示,该项目未来售价需达到一定水平才能实现盈亏平衡,房价存在上涨压力。
但房价走势受多重因素制约,并非仅由土地成本决定。目前,尽管核心城市土地市场热度较高,但整体房地产市场仍处于调整期,库存压力依然存在,尤其是三四线城市。因此,房价全面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较小,更可能呈现结构性上涨态势,即核心城市、优质地段房价有望企稳回升,部分三四线城市房价仍面临下行压力。
中指研究院报告分析称,短期来看,企业仍将更加注重项目的安全性与盈利确定性,北上深杭等热点城市核心地块凭借稀缺属性预计仍将频现高溢价成交,而多数三四线城市土地市场则继续以底价成交为主,部分城市可能通过优化供地结构、降低起拍价格等方式吸引房企投资布局。
楼市格局方面,土地市场的分化将加剧楼市区域分化。核心城市凭借经济实力、人口吸引力和资源集聚能力,在土地市场回暖带动下,房地产市场有望率先复苏并保持稳定发展,优质地块将持续吸引房企竞争,推动房地产开发向高品质、精细化方向发展。
而三四线城市由于产业支撑不足、人口外流等原因,土地市场去库存压力较大,房地产市场复苏步伐相对缓慢。在此情况下,房企布局将进一步向核心城市集中,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可能拉大核心城市与三四线城市楼市发展的差距。
此外,房地产行业竞争格局将发生变化。具备准确把握市场趋势、较强资金实力和产品打造能力的房企,将在土地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进而在未来房地产市场中脱颖而出。而实力较弱、资金链紧张的房企可能被市场淘汰或被大型房企整合并购,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更趋规范有序。
总体而言,土地市场回暖为房地产行业带来积极信号,但行业要真正实现全面复苏,仍需政策持续支持、市场供需平衡及消费者信心全面恢复等多重因素配合。对于购房者和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理性决策;对于房企,应顺应市场变化调整战略,把握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
Copyright © 2002-2024 某某沙盘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备案号:蜀ICP备20010232号